深圳市侦探公司“从无到有,从有到合”
时间:2022-05-04
深圳市侦探公司“从无到有,从有到合”撕掉性别认同障碍修炼雌雄同体的爱无数事实证明,真正优秀的人,大都雌雄同体。同时具备男性与女性的共同优点,既具有男性的力量,又有女性身上特有力量。有位粉丝问我:既然一个人最好的状态是雌雄同体,那需不需要先认同自己的生理性别之后,再发展雌雄同体的状态呢?紧接着她举了个例子:比如,一个女人要先认同自己的女性身份,再发展雌雄同体,像女汉子是假的雌雄同体状态一样?我能感受到她对于性别认同的困惑,以及对于雌雄同体状态的渴望。那么,到底什么是性别认同?怎么才能活出雌雄同体的状态呢?今天,我想用我们原创的关系框架——【使命心理学】展开来聊聊这个话题。从【使命心理学】来讲,人生规划的整体框架是八个字:“从无到有,从有到合”。而女汉子其实是从无到有过程中的一种假象。这句话怎么理解呢?我们分两个部分来细说: 

 
第一,什么是从无到有?一个孩子在0~3岁的阶段属于婴儿期;在3~7岁的阶段属于幼儿期,整体上完成了自我认同的基本构建,知道自己叫什么名字、自己是谁;到了7~14岁的阶段以及更长远的青春期,TA会完成整个性别的社会化构架。性是天生的,但性别是后天的,是社会告诉TA应该怎么做。性别是社会化构建的结果。比如面对一个女孩子,有人会和她说“你需要玩洋娃娃”;而面对一个男生,有人会和他说“你涂口红是错的”、“你穿裙子很娘”,“你大概什么时候开始就不能跟妈妈一起去洗手间了”等等。以上我只是举一些例子。这一系列的过程是一个从微观到宏观的社会化构建,即从原生家庭到亲朋好友、学校,再到社会的全方位构建过程。在这个构建过程当中,有的人会构建得很顺利,一下就从无到有完全接纳了自己的性别,但也有一些人构建得非常不顺利。比如一个出生在重男轻女家庭的女孩,爸妈不认同她的性别,就会给她起一些对她性别本身打压的名字。 在还未认同自己性别的情况下遭遇如此打压,性别成长肯定是扭曲的,所以就变成了人们常说的“假小子”、“女汉子”。所谓的“假小子”、“女汉子”不是真正的雌雄同体,而是一种性别掩盖,甚至性别扭曲。因为无法成为一个雌性,所以成为一个雄性展开竞争。性别认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。有的人可能一生都无法认同,有的人通过后天自我努力,然后说:“好,反正我女生也当不成了,那现在就认可自己是一个同性。”这种认同的方式至少完成了一致性,不再别别扭扭地觉得“我是个女生,但又不承认自己是个女生”。成熟「大我」的重要特点之一是一致性,即心里想的、嘴上说的、实际做的是全方位一致的。大部分的女汉子、假小子,甚至所谓的女强人,都还处在不一致的状态。更重要的是,很多人还不知道自己处在不一致的状态,即还不知道自己不知道。但凡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人,都是「无」,都是没有自己的。他们在感情中、工作中容易纠结、难受,这其实是很让人惋惜的。所以,我们团队一直有个努力奋斗的方向:帮助大家找到自己、真正有自己,实现从「无」到「有」。从无到有的过程千奇百怪,以至于有的人至今都还在疗愈、认同的过程中。但只有对自己的性别进行认同,心里想的、嘴上说的、实际做的保持全方位一致,人生才有可能到达「有」的成熟阶段。 
 
第二,什么是从有到合?什么是真正的雌雄同体?“从有到合”的要求是极高的,在我们的人群当中只有极少数,因为这个过程需要开悟、需要超越二元对立。 什么是超越二元对立?雌雄、男女性别本身就是一种二元对立的构建体。超越二元对立,就是要超越性别。现在所有研究性与性别的心理学都陷入了一条断头路,到最后总得把人分成男人或女人。像欧美有一些比较激进的性与性别研究者,已经把人的性别分成大概几十种,更激进的可能有50种以上的性别认同。他们的分化过程是无穷无尽的,到最后每一个个体都可以宣称说我小潘是一个“潘性别”,你小方是个“方性别”,他小张是个“张性别”。这样性别认同会变得无限,所以这是一条没有尽头的道路。而且这么发展下去,是一个错误的朝向,会朝着无穷的「小我」方向前进。想要解决这个错误,就要调转个人的注意力,不向外看、向内看;不看「小我」、看「大我」,才有解决方案。所谓「小我」,是指还不够成熟的自我。所谓「大我」,是指发展成熟的自我。 当今的情感问题,大部分来自于性别对立。把对方当做和自己展开竞争与合作的另外一个性别,比如“我是个女生,他是个男生,他就要来占我便宜”、“我是个男生,我觉得我跟一个女生在一起,我占了她的便宜”,这些是剧烈的性别对立。再比如彩礼、房子、小孩跟谁姓等这些问题,其实都是无穷多的「小我」问题。人世间的痛苦都是暂时的,痛苦都是「小我」制造的「小我」对立了,性跟性别之间的对立也产生了。而终极的解决道路是超越性别。 为了大家更好地理解,我再举一个例子:一个女生认为一个男生没有男子汉气概时,就意味着她陷入了一种苦恼。这个时候,即便男生家务做得挺好,她也会说:“你一天到晚窝在家里有啥用?我要你一个男人有啥用?你还是不是个男人?”这个情感问题为何会出现?因为她对于男性的角色有一种评判,对对方的未来有一种期待。但合一智慧的基本标准是我们要活在当下,那就意味着不能对对方的未来产生期待。如果我们活在当下,不带评判、超越二元对立看问题,就不会评判对方的行为符不符合男子汉气概。男性跟女性本质上是不是都是人?是不是应该回归到人性?又或者如果我们对于世间的变幻无常都无条件地接纳和臣服,是不是就应该接受对方的所有?家务干得不错是不是就是一种接纳和臣服? 举这个例子,是想方向性地说明:一个人如果能够不带评判、专注地活在当下、用臣服的态度接受无常,就能够学习合一智慧。如果能够连接高维的智慧、连接「临在」状态,所遇到的问题其实都不是问题。打个比方,如果说我们的心是一片海洋,那么所有的问题都是海洋当中的冰山。传统意义上解决这些情感问题的思路是找冰山,拿小斧头把冰山全部打掉,海洋就会回归平静。但这些冰山是打不完的,因为冰山天天结冰、天天会出新的冰山。对此,「合一智慧」的做法是什么?合一智慧是不拿小斧头打掉冰山,而是整体性地让气温提高3度或者5度,所有的冰山就会全都融化成水,就没有办法再结冰。比起天天打冰山,超越二元对立、用更宏观的升高温度降维打击,问题可能会得到更好的解决。在第二维度遇到的问题,一定要在第三维度上解决。所以,要想解决性别对立的问题,一定要升级到第三维度上。综上所述,我做一个总结:从【使命心理学】的框架来看,性别这个议题是怎样的?在从无到有的过程中,是一个人从没有「小我」、没有自我认同、没有性别认同开始到「有」性别认同。比如一个女性活出一个女人样,绽放且精彩。她会爱自己、知道一个女性是怎样的,拥有女性所有的真正的力量,接纳自己、也爱美、也会欣赏自己的美。从有到合的过程,她会掌握男性的力量或全性的力量,这时她会冒险、会奖惩分明。同理,一个男人在从无到有的过程中,也是先活出一个男人的样子;在从有到合的过程中,他会掌握女性的力量或全性的力量,这时他会包容、会接纳对方。雌雄同体是男女都可以追求的目标。无论男人还是女人,来到合一智慧时,TA会既拥有女性方面的力量,也有男性方面的力量,雌性力量与雄性力量会合体。而且这两种力量TA都运用自如,TA知道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方式爱别人。在对方需要安全感的时候,TA会毫无保留地爱对方、接纳对方;在对方需要规则的时候,TA会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奖励、什么时候应该惩罚。 合一式的爱是最好的,因为雌雄同体的爱是圆满的。最后,我特别想了解下:这样纯粹的精选你们喜欢吗?欢迎评论告诉我。